硅谷正处在人工智能热潮的巅峰,背后是不断升温的投资和交易。但关于这股热潮是否已形成“泡沫”的担忧也在加剧。上周,在OpenAI举办的开发者大会上,CEO萨姆·奥特曼罕见地公开承认,人工智能领域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泡沫。他表示,投资者难免会判断失误,许多初创企业可能拿了大量资金后仍以失败告终,但他强调,OpenAI所做的事情是真实且有成效的。 近期,多家机构和企业领袖纷纷发出警示。英格兰银行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摩根大通CEO杰米·戴蒙都指出,AI市场可能存在泡沫风险。戴蒙提醒公众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保持更高警惕。在硅谷的一场座谈会上,资深AI创业者杰里·卡普兰表示,他经历过四次技术泡沫,而这一次的规模远超当年的互联网泡沫;一旦破裂,影响将不仅限于科技行业,还可能波及整个经济体系。斯坦福商学院教授阿内特·阿德马蒂则指出,泡沫通常只有在破裂后才能确认,事前很难准确判断。 数据显示,今年美国股市约80%的涨幅来自AI相关企业。研究机构Gartner预测,到2025年底,全球在AI上的支出可能高达1.5万亿美元。 作为AI领域的核心玩家,OpenAI近几个月动作频频。上月,公司宣布与英伟达达成一项高达100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,用于建设配备先进芯片的数据中心;几天后又宣布将向AMD采购数十亿美元的设备,并可能成为其重要股东之一。此外,微软、甲骨文和日本软银也深度参与OpenAI的资金布局,其中甲骨文还支持了位于德州阿比林的“星门”数据中心项目。 这些复杂的合作模式被一些观察者称为“循环融资”或“供应商融资”——即供应商投资客户,客户再大规模采购其产品,从而推高表面需求。奥特曼承认这类融资安排前所未有,但他反驳说,OpenAI的收入增长也同样空前。不过,目前OpenAI仍未实现盈利。有人因此联想到昔日加拿大电信巨头北电网络(Nortel)的教训:曾通过贷款扶持客户扩大销售,最终却加速了自己的崩溃。
两部门:省内天然气管道运费将统一标准
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国家能源局发布指导意见,提出完善省内天然气管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