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将于10月14日开始对中国建造、运营或拥有的船舶征收新关税,此举已引发进出口行业的广泛关注。尽管大型航运公司目前表示不会立即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客户,但外贸企业提醒,相关经济影响可能在后期逐步显现。 美方称,征税是为了应对中国海运业所谓的“不公平贸易行为”。数据显示,中国目前占据全球现役集装箱船队的29%,以及在建船只订单的70%。据测算,一艘由中国制造、运力为1万标准箱的集装箱船,在往返美国的航线上,其运营成本将逐年上升,到2028年累计额外成本可能高达740万美元。 为应对新规,部分航运企业已着手调整船队结构,考虑使用韩国等其他国家建造的船舶替代中国产船只,但这可能带来船舶调度和运营效率的问题。目前,地中海航运等主要公司暂未收取附加费,但保留未来调整价格的权利;中远海运也表示短期内不会转嫁成本。不过,有分析预计,到2026年,中远海运因此新增的成本可能达到15亿美元。 新关税实施的同时,美国整体贸易流量正因持续的关税争端而下滑,预计12月进口量将跌至近三年最低水平。有行业组织指出,单方面加征海运相关费用,可能削弱美国农产品出口商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。
智己汽车携IM5、IM6及智能驾驶系统进入澳大利亚
7月31日,智己汽车宣布其搭载IM AD辅助驾驶系统的两款全...